伴序网 > 社会 > 正文

​《桃花庵》在悲欢离合里谱写人性的光辉

2025-04-02 08:10 来源:网络 点击:176

《桃花庵》在悲欢离合里谱写人性的光辉

豫剧《桃花庵》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传统剧目,许多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都曾经演唱过此剧,其中桑振君大师的演唱别具一格,该剧充分体现了桑派艺术“口伶齿俐、字乖韵巧”的演唱技巧,成为桑派的优秀代表剧目之一。

桑振君先生作为“桑派”的创始人,她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观众的追捧,是豫剧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8月24日晚,由河北省邯郸市东风剧团演绎的《桃花庵》,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了“桑派”艺术之美。

河北省邯郸市东风剧团不仅有辉煌的历史,更有强劲的实力,一个剧团诞生了4朵“梅花奖”得主。苗文华作为“桑派”弟子和当今“桑派”领军人物,唱腔技巧超群,表演委婉俏丽,受到众多观众喜爱,她更是在发展传承“桑派”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苗文华饰演窦氏

很多经典的剧目,如果不加以传承就会丢失掉,最传统的东西也是最精华的东西,我从桑派着手挖掘整理,光折子戏就整理出七八部,经典段子把它从各个地方找出来,整理出上百段唱腔,还有桑振君老师画传、声腔集都做出来了,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来做,一招一式的把戏做到最好,让现代广大的戏迷朋友们和小孩子们能更容易接受,老戏有新的演法,紧跟时代脉搏。

陈春霞饰演陈妙善

马艳青饰演苏宝玉(成年)

刘帅毅饰演苏宝玉(童年)

程霞饰演苏太太

尹晓华饰演苏昆

《桃花庵》是豫剧的经典剧目,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剧中涵盖小生、老生、花旦、青衣,整部剧情流畅自然,充分体现了“桑派”艺术的特点。

和其他流派的《桃花庵》不同,“桑派”《桃花庵》在音乐上更丰富,运用了交响乐的元素来加强舞台写意效果,在保持“桑派”唱腔的同时,把一些“反复拖沓”的台词进行了调整,更适应年轻观众的审美情趣。

《桃花庵》中“窦氏”这个人物性格很难演绎,首先她是很苦闷的,但她的苦闷不能是情绪特别波动的苦闷,在丈夫失踪的十几年里她的意志变得消沉,变得无可奈何,所以她既要表现出伤感和对丈夫的思念,情绪的波动又不能太过,如何能拿捏好一个度,这对演员的表演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苗文华把“窦氏”出场时的伤感失落和跟陈妙善对戏时的老道演绎的淋漓尽致,表演流畅自然,一气呵成。

演出结束后,在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的主持下,《中国剧协》杂志社原主编安志强,《中国戏剧》原主编姜志涛,中国艺术报副主任金涛同《桃花庵》的主创人员一起召开了座谈会,对这部戏的艺术呈现及创作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桃花庵》是一部有教育意义的戏,充分发扬了“桑派”的特色,这部戏经过整理更加精炼,让观众看的津津有味,故事简单但反映民间色彩、民间元素,有人情味,创作者视野广阔,思路开阔,视角独特。苗文华在表演上老道、自如,表演“唱、念”并重,节奏感把握的很好,将人物性格逐层递进,让人回味无穷。河北省邯郸市东风剧团是久负盛名的剧团,具有相当的实力,在河北把豫剧发扬光大。

《桃花庵》虽然是一部古装戏,但它内蕴着一些现实意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人情,有人性,“桑派”艺术将这部戏在艺术呈现上进行了重新梳理,给老戏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观众,为豫剧的传播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