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序网 > 杂谈 > 正文

​多重人格障碍,《杀了我治愈我》、《柒个我》的理论原型

2024-12-15 05:43 来源:网络 点击:

多重人格障碍,《杀了我治愈我》、《柒个我》的理论原型

大家好,今天是“倚龙的读书俱乐部”关于《心理学百科》解读的第60讲。

今天我们要来讲一讲“多重人格障碍”。

这几年来,随着大家对心理状况越来越重视,涌现出了很多以心理为主题的电影和电视剧。

比如徐峥和莫文蔚主演的电影《催眠大师》,说的是创伤后的应激反应和催眠疗法。

比如池城主演的韩国电视剧《杀了我治愈我》,说的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多重人格障碍”。

之后,我们国内还翻拍了这部电视剧,也就是张一山主演的《柒个我》。

在《杀了我治愈我》、《柒个我》中,主人公因为小时候受到过虐待,所以拥有了7种不同的人格。

每次受到一定的刺激,不同的人格就会跑出来,有时候是张扬霸道的总裁人格,有时候是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人格,有时候是忧郁的学霸人格,有时候是赖皮的大叔人格…

由于不同的人格会做出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举动,严重影响了主人公的正常生活。因此,主人公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主人公找到了会出现7重人格的原因,也就是主人公在小时候看到过自己的父亲虐待了一个小女孩。

最后通过解开心结,主人公将这些人格统一到自己的原本的性格中,从而得到了治愈。

可能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大家会觉得这剧情也太扯了吧,等于是七个不同的人抢占着同一个身体,而且一个人在用这个身体的时候,其他六个人完全不知道。这怎么可能?!

其实,艺术源于现实,这句话是真的。

在现实生活中,“多重人格障碍”就是像电视剧里描述的这样的。而我们之所以不相信,觉得是编剧瞎编的,也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从1791年发现了第1例多重人格障碍后,在之后的150年里,也就是从1791年到1940年,大约又只发现了100例。所以,我们见到这样多重人格的人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在心理学的历史上,最著名的多重人格案例是伊芙(Eve),Eve的意思是“夏娃”,所以也称为“夏娃案例”。

夏娃是一个25岁的已婚女人,并且有一个四岁的女儿。现实生活中的夏娃是个保守的、胆小的、受压抑的人,她不抽烟,对尼龙也不过敏。

而奇怪的是,平时胆小保守的夏娃,有时候会买一些非常昂贵的,根本负担不起的东西,事后又对这些买东西的场景完全没有记忆。

而他人在和夏娃的相处中,有时会看到夏娃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神色会带变得挑衅和轻浮,并且喜欢抽烟了,对尼龙也过敏了。这个夏娃很任性、很刻薄、没有责任感、喜欢歇斯底里。原来就是这个夏娃,在那个老实的夏娃不知道的情况下,占用了夏娃的身体,买了昂贵的衣服。

有意思的是,老实的夏娃并不知道任性的夏娃的存在,而任性的夏娃却知道,她还嘲笑老实的夏娃是“该死的笨蛋。”

夏娃的双重人格,被认为是和她在童年时被虐待的经历有关,所以心理治疗师帮助夏娃回忆童年的经历,并且利用催眠的手段,使得夏娃的两重人格同时出现,进行融合。

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夏娃在两重人格的基础上,又衍生出第三种人格,而这种人格更有趣、也更有能力,感觉是结合了之前两重人格的有点。

最后,通过14个月的治疗,夏娃以第三种更优秀的人格为基调,逐渐将之前两个人格融入到第三种人格的性格中,得到了治愈。

后来,夏娃的这个故事,被改编成了一部叫《三面夏娃》的电影。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三面夏娃》就是《杀了我治愈我》和《柒个我》的原型理论。

通过夏娃的故事,也通过《杀了我治愈我》和《柒个我》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两点启示:

第一点启示是:每个人,尤其是孩子,都应该被善意地对待,绝对不能虐待他们。你不能因为孩子小,是弱势群体,不能对抗你,也不能因为你生活郁闷,想发泄自己的情绪而伤害他们,因为这种伤害很可能会给他们留下一生的阴影,甚至幻化成心理上的症状,深深地折磨着他们。

大人要发泄,应该选择健康的发泄渠道,比如跑步出汗、去山上大喊大叫、找心理医生咨询、学着自我调节释放压力,而绝对不能牵连到孩子。

第二点启示是:世界上有太多我们没有见过的人和事了。但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没有见过,就曲解和否认它们的存在。而是应该放开自己的眼界和心胸,去包容、理解和关爱。

好了,今天的“倚龙的读书俱乐部”关于《心理学百科》的解读就到这里。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并且记得收藏、转发、评论。

我们下期再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