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序网 > 杂谈 > 正文

​八路军成立后,最早的三个师部参谋长,后来的结局怎么样?

2025-02-11 13:25 来源:网络 点击:114

八路军成立后,最早的三个师部参谋长,后来的结局怎么样?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在我党的努力与斡旋下,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两党开启了第二次合作。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党在第二次合作的基础上以陕北的红军主力部队为基础成立了八路军。

1937年8月,八路军正式成立,下设三个师,分别是115师、120师与129师。八路军成立初期,三个师各自配备了一名参谋长,其中115师的参谋长名叫周昆;120师的参谋长名叫周士第;129师的参谋长名叫倪志亮,他们三人也是八路军最早的三个师部参谋长。那么,这三位参谋长后来的结局都怎么样呢?

第一,115师参谋长周昆

周昆出生于1902年,湖南平江人。1927年,周昆跟随主席参加了秋收起义,之后加入红军。红一军团成立后,周昆担任了红一军团34师师长。1932年,周昆接任红一军团红四军军长,之后他带领红四军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争。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周昆参加了长征,并在1936年10月跟随大部队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会师。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陕北的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周昆加入八路军115师,成为115师的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115师之所以能在抗日前线奋勇杀敌,周昆的贡献功不可没。1938年2月,周昆前往第二战区司令部开会,领取了6万元经费,周昆把这笔经费一分为二,自己带了3万元,把另外3万元交给警卫员,让他带回来115师。之后周昆下落不明,自此之后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

关于周昆的最终结局,有人说他移民国外,也有人说他前往香港,更有人说他叛变投靠国民党。不过,根据现有的资料,这些说法都不成立,因为周昆作为115师的参谋长,在那个年代也是名人,不管他走到哪里,肯定会有人认识他。而周昆却仿佛人间蒸发一样不见踪迹,所以上述几种说法都不太可能,周昆的真实结局恐怕没人知道。

第二,120师参谋长周士第

周士第出生于1900年,海南人。1924年,周士第考入黄埔军校一期,并在黄埔军校加入我党。土地革命时期,周士第率领部队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他辗转各地,最终于1933年到达中央苏区,成为红军大学的军事教员。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周士第跟随红军参加了长征。长征胜利会师后,周士第担任了红二方面军的参谋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120师,周士第顺理成章地成为120师的参谋长。在这之后,周士第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并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周士第担任了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以及防空军司令员等职务,并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开国上将。在这之后,周士第担任了总参谋部顾问等职务,于1979年病逝于北京,终年79岁。

第三,129师参谋长倪志亮

倪志亮出生于1900年,北京人。1925年,倪志亮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他加入了我党,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土地革命时期,倪志亮参加了广州起义,并在起义失败后加入红军。加入红军后,倪志亮进入红四方面军,参与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1935年4月,倪志亮追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9月他升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之后追随红四方面军完成长征的胜利会师。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后,倪志亮所在的红四方面军被改编为129师,他也顺理成章地担任了129师参谋长,追随129师师长刘伯承参加了抗日战争以及后续的解放战争,并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倪志亮陆续担任了中南军区军政委员会委员以及解放军后勤学院副教育长等职务。1955年,倪志亮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开国中将。之后他还担任过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等职务,于1965年在北京病逝,终年65岁。

参考资料:

《115师参谋长周昆下落不明之谜》朱晓明 、《周士第将军传》陈永阶、《开国将帅中唯一的北京人》苏振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