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序网 > 杂谈 > 正文

​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介绍)

2024-01-09 16:24 来源:网络 点击:

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介绍)

大家好,近期很多朋友对于

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产不是很理解。然后还有一些网友想弄清楚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介绍,(www)已经为你找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接下来和我们一起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古建筑,是我国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民居建筑,更是传统古建筑中重要组成内容。

不同地理环境和人文情况,造就我国丰富多样的民居建筑面貌,在历史洪流中,它们留下独有的文化烙印,和生动的民俗色彩。

甘肃窑洞

尽管陕北窑洞名扬天下,但实际上,甘肃陇东黄土高原是天下黄土最深厚的地方,而庆阳地处典型的陇东黄土高原区,是居民窑洞最多最稠密的地方。窑洞密密层层,鳞次栉比。走进庆阳,无论是平展的平原,还是沟壑纵横的山区,都会看到一排排、一孔孔窑洞庄院组成的村落。

陇东窑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远古的时代。庆阳自古以来是周朝圣祖的发祥地,从不到鞠陶再到公刘,历经三世,在这里艰苦创业,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周文化。

《甘肃通志》记载:庆阳府人“好稼穑务本业,有先王遗风,陶复陶穴以为居,于貉为裘以御寒。”说的是周人的生活情况,而窑洞居住的历史大概还要在周之前。这里的“陶复陶穴”就是周人的窑洞,古代“陶”与“窑”音异而义同,古之陶即今之窑。

“陶复陶穴”就是周人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挖掘的两种不同形式的窑洞。在塬面上,正凿的窑洞既为“陶穴”,在塬边、半山腰挖的窑洞既为“陶复”。这种“陶复陶穴”的古建筑一直流传。

生土建筑

生土建筑是人类从原始进入文明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佐证与瑰宝,也是祖先留给我们丰富遗产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生土建筑发源于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该地区干燥少雨,丰富的黄土层成为华夏文明初期的天然建筑材料。生土建筑结构体系大概经历了掩土结构体系(穴居、窑洞).夯土结构体系及土坯结构体系三个阶段。早在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建造了各种生土建筑,距今7000年前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大地湾文化时期,已有圆形、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址。大约4000年前人类初步掌握的夯土技术,最具有特征的便是夯土建造的村社与城墙。

土坯结构的出现,使生土建筑在保留人类与自然依恋关系与形式美感方面均达到很高的水准。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生土建筑有形史料,大都保留在黄土高原西北方向的地域。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建房已逐步用黏土砖代替土坯、土夯墙体,使这一古老的建筑材料走向消亡。然而,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这个曾经被工业文明遗忘的人类瑰宝又一次引起有识之士关注。

作为人类最早的建筑方式之一,生土建筑很多地方的古文化遗址中,都有其文物遗留,像古长城的遗址、墓葬以及故城遗址等,都可以看到古人用生土营造建筑物的痕迹。生土建筑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全球。中国黄土高原6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乡村居民,大多仍然居住在窑洞及其他生土建筑中。

兰州白塔山生土生态园:白塔山生土生态园是在白塔山后山揖隆岭坡面上,因地制宜利用陡峭沟壑建起了50孔新式窑洞居室,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这些窑洞建筑新颖,宽敞舒适,别具一格,每孔窑洞宽3.46米,深6至8米或8至10米不等,高达3.93米。

主要由三层一八间窑洞构成,一层为三间复合土夯土式窑洞;二层为六间免烧黄土砖窑洞:三层为九间免烧黄土砖窑洞;设计有太阳能过廊,园区内采用风力发电机供电。生态园整个园区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没有使用钢筋、水泥和烧结粘土砖,周围相应设施均为环保设计,比如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完全达到了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节能环保的生态特点。

宁夏回族民居

回族穆斯林民居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黄土建筑窑洞式,另一类是砖石土木结构住房。

回民传统房屋建筑多为土木结构,间数多少和质量优劣,根据各家人口与经济而有所差异。现多以长二间的正房为基本住房,左右两边增设厢房,围墙。正房三间,长3.6丈左右,进深(宽)1.2丈左右正中一间前方设五尺空地,称院窝,左右两房称为耳房,用围墙相连,正房、厢房、围墙组成合院天井。室内装修,楼枕檩子分别为7棵和9棵,习惯多使用单数。设院窝的正房为堂屋,为厨房兼客厅,是一家生活的中心,后房摆设碗框、电器等,正墙上喜帖(挂)阿文楹联。火塘通常镶在进门的左侧或右侧,以煤为燃料,室内清洁。耳房及楼上分别为家人卧室或存放物品,厢房作牛羊圈和放农用工具等。

在檐头,檩榫、门窗、墙壁、家具、照壁上,回族穆斯林喜欢以牡丹、葡萄等花木、山水自然景观和一些几何图形作为雕镂绘描装饰图案,古朴典雅,别具一格。

不难看出,民居建筑不仅与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关,而且还与这一地区的文化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西北地区的民居建筑文化由于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特殊性等地域性特征的影响,在满足一定实用性、体现一般建筑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又放映了独特的审美心理和艺术风格,是西北地区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形象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