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序网 > 杂谈 > 正文

​爱别离,恨长久,为什么恨会比爱更久?这是最好的答案

2024-08-18 12:01 来源:网络 点击:

爱别离,恨长久,为什么恨会比爱更久?这是最好的答案

今天有人问:“爱一个人和恨一个人,谁会更长久?”。

我们心里各种情感都纠结缠绕,但静下心来,回想过去,会发现别人曾经做过伤害我们的事,说过伤害我们的话还历历在目,言犹在耳,而她们曾经赞美的、夸奖的、付出过的情感或是一起渡过的快乐的时光却已模糊不清了。

我们虽然更喜欢被爱的感觉,但却对伤害更在意,一旦情感受到伤害,十份的努力也未必可以挽回,就是如此。

1

心理学里有种心理效应叫:“损失厌恶效应”,我们来看个例子:

如下两个方案让你选,你会选哪个?

方案A(保守方案):

铁定损失1000元

方案B(激进方案):

有 50% 的可能性会损失2000元,另有 50% 的可能性没有任何损失

经过心理学测试,大部分人选“方案B”。

简单来说,A会损失1000元,B同样有损失,可能会是2000元,但同时也有可能一分钱也不损失。

人们通常会对必定的损失更加难以忍受,宁愿承担损失二倍的可能性也想要保证有一半的机率一分钱不损失。

甚至A方案调整为损失800元,大部分人仍然选“B”。

这个心理现象反映出人天生对“损失”更敏感,所以我们会对遭受的伤害更在意,而一旦遭受”损失“,心里就会升起愤怒、不甘、怨恨。

2

谈恋爱的时候,我们对恋人对自己的一点点忽视往往比他们爱意和付出更敏感。

从朋友从网上得到的各种男人负面悲观的看法,也会加深这种认知,很多女孩子一旦遇到过伤害,就更加坚信:所有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结婚几年后,夫妻之间的情感已经在彼此各种“损失”感觉之中慢慢走样,恋爱时的浪漫、结婚时的甜蜜都已经记不起来了,曾经的优点也已经看不到了,留在心里的就只有对方给自己造成的“损失”。

“如果不是你,我早就。。。。”,“如果不是你,我已经。。。。。”是我们在争吵时经常脱口而出的。

我们把恨刻在石头上,却爱画在沙子里。

心理学家发现,不管是伤痛大小,只要有这样的伤痛,它就会在一个人的大脑里固化下来。

我们会经常回想,不断加深,甚至扭曲,就象小时候受到的冷落,读书时候受到的排挤,工作后遭受的背叛。。。

我们都还记得清清楚楚,而这样的情绪也会一直把我们牢牢地锁在过去,造成我们现在的情感障碍。

佛家说的“五毒”,贪、嗔、痴、慢、疑,这就是人性,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甚至可以说是人一种自我的保护机制。

3

但爱的能力却不是与生俱来的,爱是需要学习和付出的。

那种死去活来的爱,更多的是激情,荷尔蒙的反应,甚至是纯粹的精神幻想,没有经历过现实的碾压,而一旦受到伤害,有多爱就会有多恨,这种爱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产物。

自然的状态是一个无序的状态,一座美丽的花园如果不修整,慢慢就荒草丛生,一间明亮的室舍如果不打扫,慢慢就遍布灰尘,一张整洁的书桌如果不整理,慢慢就杂乱不堪。

可以看到这种顺其自然的状态,其实就是从有序变为无序,积极变为消极的过程,一旦我们要让无序重归有序,就必须去修剪荒草,打扫房间,整理书桌,就象是把滚下山的石头要重新推回去一样,我们得付出劳力。

爱也是这样,爱一个人需要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包容,没有付出哪里来得爱。

弗洛姆认为,爱应该是动词,是给予,包括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而唯有如此,才不会受伤。

如果人不刻意去培养自己感恩,自己去爱,心里会自然而然地长满荒草,满布灰尘。

4

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与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同出外旅行。

三人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眼看就要由三人行变为二人行时,吉伯拼命拉住他的衣襟,才将他救起。

为了永远记住吉伯的救命之恩,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用力镌刻下这样一行大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

然后,三人继续前进,几天后,来到一处河边。可能因为长途劳顿,吉伯跟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被打得火星直冒。

然而他没有还手,只是一口气跑到沙滩上,在上面写下一行文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记耳光。”

阿里很好奇地问马沙:“你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你的事刻在石头上,而把打你耳光的事写在沙滩上?”。

马沙平静地回答:“我将永远感激并永远记住吉伯救过我的命,至于他打我的事,我想让它随着沙子的运动忘记得一干二净。”

把感恩刻进石头里,而把怨恨写到沙滩上。

我们需要时时提醒自己,把别人的好装进心里,把他的坏、误会、不解放在沙里,除风消散,爱才会比恨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