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序网 > 杂谈 > 正文

​航天女英雄刘洋:丈夫才貌双全,曾对妻子“撒谎”,妻子却不怪他

2024-09-07 16:38 来源:网络 点击:

航天女英雄刘洋:丈夫才貌双全,曾对妻子“撒谎”,妻子却不怪他

“您是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您可不可以多聊一点您背后的男人?”

不管是女事业家、女模特还是女演员,优秀女性从业者总是会被问这种问题,连航天女英雄刘洋都未能逃过一劫。

刘洋听到这个问题像听到了一个笑话一样,她和女主持一起忍不住笑了出来,但她也很配合地给出了一个优秀的答复:“这个话题是要交给全社会,交给所有的家庭成员,不是我平衡的好,是所有家庭成员都在支持着我。”

青春是奠定基础的时期

刘洋出生于河南郑州,父母都是普通职工,难得的是他们没有因为工作从孩子的成长中缺席,反而对孩子的成长规划是极富远见的。

母亲牛喜云特别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要求刘洋平日注意保护眼睛,规范她看书、写作业的姿势,防止她用眼过度。

并且培养了她饮食规律的习惯,母亲回忆称:“不吃饭不让她上学。好习惯要从小养成,这也为她的将来奠定了基础。”

父亲刘士林则培养了刘洋的体能和毅力,初中时,刘洋的体育成绩不达标,父亲就在家里准备了铅球,陪刘洋爬楼梯,以及掐着秒表锻炼她的长跑能力。

多亏父亲,刘洋的体育成绩达标了,日后也长成了一米七几的高个姑娘。

1997年,刘洋就读于郑州市第十一中学,高考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在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也是第一次在河南招收女飞行员。

当时刘洋还没有当航天员的念头,而正是班主任武秋月改变了她的一生。

班主任觉得刘洋个子高、视力好,成绩又不错,不当飞行员太可惜了,没有询问她的意见就先给她报了名。

无心插柳柳成荫,刘洋还真考上了,高考也考出了695分的高分。

从外表到成绩,刘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别人家的孩子”。

家人也十分赞成她去当空军,于是她便顺利入学了空军长春飞行学院。

经过了4年严酷的军校锻炼,她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兵某师,成为了一名运输机飞行员。

在这里,她遇见了自己未来的丈夫——张华,2004年,志同道合的两人决定携手共度一生。

才貌双全的张华虽然比刘洋年长6岁,当时的军衔也比刘洋高,但他认为妻子从能力到心态上都有过人之处,具有无限的潜力,日后必然不输于自己。

在比妻子多出来的6年中,他在岗位上已经拼过、奋斗过。

为了让妻子也有不留余力地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的机会,张华主动承担了家中大多事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初,刘洋从空军15名备选女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批仅有的两名女航天员之一。

航天员面试时,还发生了一件趣事,面试官之一是刘洋的偶像——杨利伟。

杨利伟透露:“有个环节是考英语口语,我们先面试的是另一个女飞行员。当面试刘洋的时候,她对考官说,先面试的战友已经和她讲了你们要问的一些题目,请你们出新的题目。这一刻,我顿时感到了她的诚实和可爱。她认为战友之间互相竞争是良性的,诚实是第一位的。”

经过短短两年的训练,刘洋就被委以执行“神州九号”任务。

此前训练最短的航天员是杨利伟,他经历了5年训练后,才开始执行第一次任务。

此次与刘洋同行的航天员有景海鹏和刘旺,他们都度过了14年的训练生活。

加之被广大群众热切关注的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头衔,刘洋的压力不言而喻。

压力接踵而来,在“神州九号”出征前夕,刘洋家中突发状况,她的父亲刚做完手术,母亲又跟着生病入院了。

张华马上向领导请假,来到医院照顾岳父岳母。

两位老人家都不想让刘洋知道,张华也能理解他们的一番苦心。

一是出征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二是刘洋知道了也有心无力,何必告诉她徒增烦恼。

于是,一家人都决定瞒着刘洋。

张华在医院照顾老人的期间,刘洋想见自己的丈夫却找不到人,打来电话问他人在哪,张华就撒谎,骗她说自己去外地出差了。

在张华的隐瞒下,刘洋看似安安稳稳地出征了。

然而,刘洋的紧张在火箭发射时一览无余。

发射前,刘洋的心跳一直很稳定,保持在每分钟60次的正常水平。

可当0号指挥员开始数秒时,她的心跳速度突然变为每分钟80多次,火箭点火的瞬间,又上升到每分钟一百多次。

10分钟后,船箭分离,第一次感受到失重的刘洋开心地笑了,心跳速度才得以恢复正常。

在“神舟九号”飞行的13天时间里,三名航天员协同配合对“天宫一号”进行了照料与管理,并开展了相关空间科学实验。

6月29日,神州九号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

胜利归来后,张华将岳父岳母的状况如实告知,并恳求妻子的谅解。

得知真相后的刘洋没有责怪丈夫,与他相拥而泣,并感谢他为了自己所做的一切,“我的军功章,有你的一半。”

在“神州九号”至“神州十四号”这十年间,刘洋与丈夫琴瑟之好,迎来了两个孩子,儿女双全。

刘洋在一次采访中说道:“在我还没孩子前,曾天真地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平衡事业和家庭。但现在我才发现根本做不到。当我的一只肩膀挑起事业的时候,另一只肩膀上的担子是我身后的家庭帮我卸下了……所谓的平衡其实是他们在帮我。”

灯火是砥砺前行的希冀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刘洋与陈冬、蔡旭哲驾乘飞船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在轨驻留长达6个月。

在空间站里孤寂的日子,刘洋最喜欢在宇宙中看向地球夜晚城市的灯光,“万家灯火,灿若繁星,我觉得每一个灯火的背后都有一个家,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事。”

只要想象着千千万万个温馨美好的家庭,刘洋的内心就暖洋洋的。

发挥想象的同时,刘洋也越发想家了。

她知道,灿若繁星的灯火中总有一盏是自己的家,总有一盏属于自己。

当她特别想念自己的两个孩子时,就会不停地写日记,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思念。

每当望向地球,她忍不住会想:“他们现在在干什么,是不是也在想妈妈呢?”

宇宙中的星辰很美,但更多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这些黑暗会吞噬掉人们对时间的概念。

刘洋就在太空站里折星星,一天折一颗,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心里话,慢慢地将玻璃瓶装满。

有一天,地下的工作人员对她说:“一会儿你有个双向视频。”

刘洋以为是有工作安排,她慢慢地飞到仪器面前,打开一看,画面中展现了地下视频间的面貌。

它与往常严肃整洁的场景不同,那天的视频间里四处挂满了气球,中间的桌子上摆了一个大大的蛋糕,蛋糕上还摆着“Happy birthday”的小字母。

原来,今天是她的生日。

刘洋在度日如年的太空中忙忘了,地上的家人朋友和工作人员就替她记得。

视频中,是她日思夜想的丈夫、孩子,还有亲戚朋友,满满的一屋子人,大家一齐给她唱生日歌,唱《星星与玫瑰》……

为了这一天,孩子们排练了很久,给刘洋唱了一首《妈妈我爱你》:“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妈妈我爱你,歌声送给你,让我拥抱着你,永远不分离……”

随着歌声响起,往日刘洋在空间站里背着摄像头才敢偷着哭,那些藏着掩着的眼泪,在此刻潸然泪下。

手捧鲜花的丈夫跟她说:“我们都给你准备礼物了,你现在就到那个货包里面去找。”

一开始,刘洋以为他是在开玩笑,过了三四天后,地面工作人员又提醒她:“你到咱们的节日包,里面有一个小包包,里面是你的东西,你找出来看一下。”

这下刘洋才意识到丈夫说的是真的,过去翻找了一下,发现真的有生日礼物。

里面是丈夫送的珍珠项链,还有丈夫、孩子还有朋友亲手写的卡片。

丈夫在卡片上写道:“首先祝你们任务圆满成功安全返回……地球已经存在了46亿年,而人类不过才存在了不到100万年,能在太空过生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看着熟悉的字迹,想家的刘洋开始精神焕发,家人的支持让她浑身充满了力量,一改往日愁容。

人要有寄托,才有努力前行的动力,人还要有依靠,才有大步向前的勇气。

勋章是全体人员的荣耀

2022年9月21日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纪念日,“神州十四号”执行任务期间正逢30周年。

陈东、刘洋和蔡徐哲他们上来时带了一个小日历,在9月21号那天,他们画了一个小五角星,显著标红。

到了30周年这一天,他们与地面的工作人员通话,相互祝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的戚发轫院士。

他说:“太羡慕,太嫉妒你们了,你们有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大的家住。”

三人向其表示敬意,“是你们的努力,你们的付出,才让我们有这样的家可以住。”

航天员的背后是地面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他们相辅相成、相伴相生,中国航天事业有如今的成就,大家的奉献不可或缺。

在轨期间,航天员刘洋与陈冬、蔡旭哲完成了先后进行3次出舱活动的历史性任务。

随着他们的任务走向尾声,神州十五号乘组到访空间站的日子也逐渐靠近。

为此,他们三人换上了自发准备的蓝色卫衣,三人衣服上的字,合并起来就是——欢迎进驻中国太空家园,给下一批战友录制了欢迎视频。

他们打从上太空前就期待着这一天,在地下时,他们与神州十五号乘组开玩笑,“我们在上面等你们啊!”

神州十五号乘组便回应:“到时候你们把我们迎接好啊!”

同年11月29日,神州五号发射,费俊龙、邓清明、张璐,领命出征,奔赴太空,与战友们在天宫相聚。

前半夜,刘洋与陈冬、蔡旭哲兴奋得睡不着,目不转睛地看着直播。

即使是经常相见的战友,他们也倍感激动,首先是为战友感到高兴,其次是在天上的180多天太久没见到活人了。

陈冬说:“平时就我们三个人,看得都疲劳了,终于有新鲜面孔上来了。”

在与神州十五号飞船对接的过程中,他们感到这个过程十分漫长。

重逢前要先做完测试任务,明知道门背后就是战友,却能不开门,看不着他们。

眼巴巴地看着时间流逝,神州十四号的乘组人员已经把门打开,透过对面的轨道舱舷窗,他们总算看到了战友的模样,开心的一直招手。

对面的门也打开后,双方的距离不到2米,大家的胳膊一直举着,却迟迟碰不着,双方蹦蹦跳跳地过去,这才拥抱上了。

那一刻,不仅是与战友久别重逢的喜悦,还有与地球沟通、触摸的喜悦。

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两个航天员乘组在太空会师。

神州十五号乘组上来后,空间站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放眼过去全是人。

刘洋一伙积极地帮战友收拾东西、热饭、设置状态……作为先来的人,他们上来时可没有这个待遇。

当然,他们也获取了相应的回报,“帮”战友解决掉了新鲜水果,因为他们上来的时间太长,新鲜水果早就被吃完了。

大家都还没处够,三天后,交接工作完毕,大家又要离别了。

他们为重返祖国的怀抱感到开心,同时又感到不舍,不舍得战友,不舍得空间站,不舍得太空。

刘洋说:“我们回到飞船里,在关上舱门的时候跟空间站脱离了,就好像跟我们亲手盖起来的房子说再见了……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又会重新地回到我们亲手盖的房子里去,重新地把它布置得非常温馨,非常美好。”

刘洋的家不只一处,在“小家”,有亲人为她扫清阻碍,她才能放心大胆从事航天工作,在“大家”,有战友与她通力合作,她才能安心定志完成航天任务。

“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从来都不是刘洋一个人的命题,是全部家庭成员的,是全社会的命题。

参考文献:

《刘洋健康造福“小家”和“大家”》

《怎样冲出太阳系》

《中国飞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