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序网 > 杂谈 > 正文

​媒体之外的常萍:被误读的常老师

2024-11-26 12:39 来源:网络 点击:

媒体之外的常萍:被误读的常老师

从小学到大学,我遇到许多老师,出名的有好几位,常老师是其中之一。但是,要说被误读最深的,唯有常老师。

大学四年里,常老师讲授两年多的古代文学课。那时的她,默默无闻,但在我们心目中,她是公认的好老师。是不是好老师,有个很简单的标志——上课时是否有旁听生。常老师的课,每次都有很多旁听生,本班同学稍微去迟了,就找不到座位。上她的课,那真是一种享受。每次课毕,我和其他同学都会禁不住地鼓掌。

然而,常老师一直是讲师,因为她从不出书,从不发论文,从不申报职称,直到退休。今年初,她被学院破格返聘为副教授,一时成为全国媒体热议的焦点,被媒体和时评人士贴上“三不老师”、“口碑教授”、“不是教授的教授”等标签,“从不出书、不发论文、不申报职称”、“多次拒上百家讲坛”、“有人为听课驱车数百公里”等她的故事,被媒体猎奇式地演绎成传奇。白岩松也在央视“新闻周刊”里如此评说,“当我们习惯了身边太多人追逐名声,追逐利益的A面的时候,一转身就看到了B面。也有常萍这样的老师,仿佛远古时代的存留者,不过是真实并且让人们欣慰的存在。”

媒体与社会的这些关注与评价,不可谓不高,也让常老师暴得大名。常老师可敬吗?可敬!这些评价真切吗?未必!

当下,人们喜欢一个人,往往不是因为他到底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的行为合乎自己的胃口。在对其大加赞赏的同时,还常常自行阐释,给他赋加上自己偏好的某些东西,比如反体制。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真实的目的,不是夸赞常老师,而是在宣泄对职称评定制度的不满,常老师只不过是他们手中刺向制度和现行体制的利器。

别说对常老师根本不甚了解的媒体和公众,就是我们这些与她相处数年的学生,真正读懂常老师的也不多。大家谈论起常老师,也多是说及知识分子的“风骨”,称赞她是“真名士”。前段时间,毕业十周年返校,对声名鹊起后的常老师有了再认识,才发现这些都是外界的解读乃至强加,与常老师本人无关。

“每当我上课的前两天,我会把我的手机关到飞行状态,这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大家都知道,最近很喧嚣,这是我阻隔喧嚣的方式之一。”她如是说。其实,自今年初开始,常老师的手机就长期处于飞行状态,她不想听也不想看,因为她知道电话那头是一家家急不可耐的媒体、一个个如饥似渴的记者。她直言,虽然也知道,靠手机飞行状态不可能改变一切,但她一直在等待,等待这喧嚣的过去。

对于外界给予的标签和赋予的诸多意义,常老师淡然一笑,给予了否定的回答。她坦言自己从来都不反对职称制度和现行体制,甚至觉得非常好,自己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很多东西并非她不想要,而是不擅长。她觉得口语表达是自己的长处,在教学中自己收获了无比的快乐。她也从来没想过要改变谁、改变什么,只不过选择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已。

如是而已!常老师之所以醉心于教学,根本不是外界解读和赞誉的那些宏大意义,她仅仅是让自己活得舒服,“活着嘛,首先要让自己快乐。”她如此简单,我们又何必如此复杂?

有人积极入世,为了经世致用;有人专注内心,主动放弃向外拓展;还有人是古非今,选择逃避。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每种生活方式都没有高下之分。不要在自我选择的同时,对别人的选择嗤之以鼻,进行批驳乃至鞭挞。尊重差异,相互欣赏,美美与共,才是和谐之道。

希望常老师和更多的常老师,不再被误读。

(作者/商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