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序网 > 杂谈 > 正文

​民国四大才女之吕碧城

2025-02-09 16:37 来源:网络 点击:

民国四大才女之吕碧城

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正式结束,中华民国成立。其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其中的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更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今天我们就跟小编一下走近第一位才女吕碧城。

吕碧城简介

吕碧城(1883年~1943年1月24日),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宝莲居士。 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并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的民国奇才女。

她被赞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与秋瑾被称为"女子双侠" ,诗人、政论家、社会活动家、资本家。 20世纪头一二十年间,中国文坛、女界以至整个社交界,曾有过"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一大景观。

青春岁月

吕碧城,一名兰清(一说原名吕贤锡),字遁夫,号明因,后改为圣因,晚年号宝莲居士。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安徽旌德书香门第。吕碧城年有一番坎坷:少年失怙,家产被夺,寄人篱下,母妹服毒。家庭破落,她不得不随同母亲远走家,吕碧城的母亲带着四个尚未成人的女儿投奔在塘沽任盐运使得舅父严凤笙。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输入,中国女性开始觉醒,"张女权,兴女学",争取男女平等权利和女子受教育权利,为当时妇女解放运动的潮流。1903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急招天津早期的教育家傅增湘担纲兴办天津女子学堂。 年轻的吕碧城当时深受这股风潮的影响,遂有了奔赴女学的念头。

提倡女权

吕碧城到《大公报》仅仅数月,在报端屡屡发表诗词作品,格律谨严,颇受诗词界前辈的赞许。她又连续撰写鼓吹女子解放与宣传女子教育的文章,如《论提倡女学之宗旨》、《敬告中国女同胞》等,在这些文章中,吕碧城指出:

"民者,国之本也;女者,家之本也。凡人娶妇以成家,即积家以成国","有贤女而后有贤母,有贤母而后有贤子,古之魁儒俊彦受赐于母教","儿童教育之入手,必以母教为根基","中国自嬴秦立专制之政,行愚民黔首之术,但以民为供其奴隶之用,孰知竟造成萎靡不振之国,转而受异族之压制,且至国事岌岌存亡莫保……而男之于女也,复行专制之权、愚弱之术,但以女为供其玩弄之具,其家道之不可振兴也可知矣。夫君之于民、男之于女,有如辅车唇齿之相依。

吕碧城的这些观点在社会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成为人们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她在诗文中流露的刚直率真的性情以及横刀立马的气概,深为时人尤其新女性们所向往和倾慕。一时间,出现了"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盛况。从此,吕碧城在文坛上声名鹊起,走上了独立自主的人生之路。

1904年到1908年,吕碧城借助《大公报》这一阵地,积极地为她的兴女权、倡导妇女解放而发表大量的文章和诗词,她结识了大批当时的妇女解放运动领袖人物,与秋瑾尤其交好。 1904年5月,秋瑾从北京来到天津,慕名拜访吕碧城。两人此番相会不足四天,情同姊妹,订为文字之交。两位新女性间的一段姻缘佳话,成就了一段"双侠"的传奇。

吕碧城连续发表的鼓吹女子解放的文章,震动了京津,袁世凯之子袁克文、李鸿章之侄李经义等人纷纷投诗迎合,推崇备至,一时间,京津文坛,形成了众星捧月的局面。她以女儿之身,大方地与男人们交游,唱和诗词,赏玩琴棋,自由出入自古男性主宰的社交场所,谈笑风生,成为清末社会的一道奇谈。

荣誉成就

1903年,吕碧城任《大公报》第一个女编辑,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史上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开创中国新闻界先河。

1904年9月,吕碧城任北洋女子公学(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总教习;两年后,任监督(相当于现代的"校长"),成为中国史上女性任此高级职务的第一人,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

在任《大公报》主笔期间,发表了大量尊重女权、倡导妇女解放的诗词杂文,是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

吕碧城把中国的传统学问与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使北洋女子公学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直到北洋女子公学的成立,中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女子学校 ,并培养了大量女权革命家。

1912年3月,吕碧城受聘担任总统府机要秘书,成为中国史上女子任此高职的第一人。

1928年,吕碧城参加世界动物保护委员会,决计创办中国保护动物会,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