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序网 > 杂谈 > 正文

​中国·行|第76天,川主寺:红军未经过,却是纪念总碑所在地!

2025-03-06 14:11 来源:网络 点击:166

中国·行|第76天,川主寺:红军未经过,却是纪念总碑所在地!

今天,是我一人一车一狗狗中国行自驾游的第76天。

每到一个古城、古镇,我都会驻足、欣赏古城、古镇的夜景,褪去了白天的喧嚣,幽静的夜晚是我更喜欢的一种氛围。

因为,晚上游客稀少,留在古城、古镇里的大多是本地居民,这样我可以更深切的感受每一个地方的当地特色和风情。

昨晚,带着团长觅食、散步、赏夜色!三不误!

首先来到了松州古城北城门。

古城的南城门。

图片左侧,一星点亮的就是位于山上的西城门。

古城东城门。

古城的西城门,远远望去,就像一颗星星闪烁在夜空中。

古城墙。

古松桥上,白天的集贸市场,热闹的人流早已经退潮,只剩下三三两两的摊位,在昏暗的灯光中坚持着。

古城商业街,高原、藏地的特色商品特别多,这方面我是外行,不识货的我看看就好,提不起购买的欲望。

今天,我驱车来到了离松潘古城17公里外的川主寺。

具体线路是:松潘古镇—>213国道—>川主寺镇—>213国道—>松潘古镇。

川主寺,不是一座寺庙,而是一个地名:松潘县的川主寺镇。而它的得名确实由于镇中有一个川主寺庙。

别看镇不大,确是213国道上的交通要道,它是213国道往北通往九寨沟、黄龙风景区和川西北大草原的必经之地,海拔超过3000米。

尽管红军当年并未曾经过川主寺镇,但是,川主寺镇我是必须要来的,就为了参观红军长征纪念碑园。

位于川主寺镇的红军长征纪念碑园,它不同于其他地方修建的纪念红军长征某一事件或某一战斗的建筑物,它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总碑所在地,意义非凡。

今年,我自驾游的主题是“重走红军长征路”,所以,川主寺镇这一站,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有疑问:为什么党中央、中央军委将“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址选在四川省松潘县的川主寺呢?

当我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碑园后,才恍然大悟:

因为,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长征都曾经过四川,红军长征在四川滞留的日子最久,前后达20个月,足迹遍及73个县、市的30余万平方公里,取得了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等辉煌胜利,进行了大小战斗数百次,并且红军翻过的雪山绝大部分在四川境内,走过的草地也都在当年的松潘境内。而松潘县境不仅是红军三个方面军都经过的地方,川主寺又邻近国道,它是往黄龙、九寨风景区的路口,过往人流大、影响面广。

因此,将红军长征纪念碑定址于松潘川主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建成后又便于中外游客参观。

红军长征纪念碑园坐落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海拔2974米到3094米。

占地面积为17万平方米,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人,纪念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史上的奇迹,于1987年5月决定新建的,1988年4月1日碑园破土动工,1990年8月竣工。

整个碑园由红军长征纪念馆、大型花岗石群雕以及主碑三大部分组成。

“黎明火种”雕塑,将一颗直径为60cm的亚金铜球,放置在三块倒置的黑灰色巨石下,比喻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深受三座大山重压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一切进步势力,就像生机勃勃的种子,要破土而出,推翻旧世界,创建新中国。

进入纪念碑园后,首先来到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

纪念馆门厅是红军在雪山、草地中的场景,正中央是红军长征路线图。

纪念馆面积不大,精致小巧、分两层楼层展示,展示的内容比较丰富还又具有特色。

这是红军当年留在松潘县境内的红军标语。

整个纪念馆的场景布置,设计新颖,引人入胜,必须点赞!

到达二楼展厅,俯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场景,着实震撼到心灵。

这张图片,正中间展示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牺牲的省军职以上领导干部名录:夏曦、余天云、罗南辉、方志敏、刘畴西、吴焕先、曾中生、李伯选、寻淮洲、邓萍、钱壮飞、徐宝珊。

右边是长征途中牺牲的营以上烈士名录,多得数不过来。

左边展示是:红军长征途中的女红军、小红军及外国人。

走出红军长征纪念馆,接着参观红军长征浮雕群。

“告别苏区”由三军铜像、单面浮雕和断壁双面浮雕组成,共56位人物,集中展现了红军与苏区老百姓依依惜别的感人场景,单面浮雕和断壁双面浮雕,长均为九米,高均为三米。

“三军铜像”由三位红军战士雕像组成,象征了红军长征的红一、红二、红四三个方面军,他们仿佛是刚从断臂浮雕上走出来的红军代表,背向而立,表情坚毅、信心百倍,正挥手向苏区人民告别。

这组“英雄群雕”共有九个主题,分别是:开路先锋、勇往直前、团结北上、草地情深、前仆后继、回顾思考、征途葬礼、山间小憩,英灵会聚。

这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现代群雕之一,远看既像展开的红旗,又像奔腾的骏马。

“艰苦历程”大型花岗石群雕,高12.5米、长72米、宽八米,由1440块红色花岗石组成,共1160立方米。

这组群雕形象的表现出了长征路上红军战士浴血奋战、无私无畏的英雄形象。

沿着通向长征纪念碑主碑的台阶,拾阶而上。

此时我身处2900多米海拔,要攀爬到3100米的红军长征纪念碑主碑,这么多的台阶,把我累得气喘吁吁、走几步歇一歇,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到底、攀登到最高处。

这个海拔高度、这么多的台阶,团长表示很轻松、没难度,在等待我的间歇,它已经上上下下在台阶上来来回回了好几次,把我给羡慕的。

当然,在艰苦攀升的过程中,我也不会错过赏景!在各个阶梯的平台俯瞰川主寺镇。

第一层。

攀升到山腰处。

越往上风景越美,当攀爬到最高处、海拔3100米的平台俯瞰,一览众山小。辛苦也值得!

红军长征纪念碑,又名“团结胜利纪念碑”,总高41.3米,高高耸立在元宝山山顶。

其中红军战士高14.8米,一手持步枪、一手持鲜花,双手高举呈v字形,欢呼红军长征的胜利。

碑体高为26.5米,三角立柱体造型,亚金铜贴面。每一面上方镶嵌一颗红色的五角星,象征三大主力红军坚强团结。

碑座高2.5米,汉白玉贴面,地板铺成绿色水磨石,寓意雪山草地树金碑。

主碑后面,还有一块火炬状的纪念碑。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碑园后,我又返回了松潘古城。

今天共行驶34公里。

我的追红之路还在继续,大家明天见!大家天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