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序网 > 杂谈 > 正文

​《做自己的女王》家庭是走向成功的源动力

2025-03-06 21:14 来源:网络 点击:70

《做自己的女王》家庭是走向成功的源动力

定期与你分享好书,大家好,这里是“吾往之”,我尝试用拆解的方式,为大家呈现一本书的精华,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本人物传记《做自己的女王——Facebook桑德伯格的魅力人生》。

从25岁闪婚闪离到35岁嫁给爱情,从政府部门主管到互联网公司首席执行官,当年自卑的小女孩最终站在了TED舞台上为女性权利奔走,“Facebook第一夫人”桑德伯格的一生精彩纷呈。

家庭、事业、女性权利,一个职业女性可能面临的问题桑德伯格都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她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能否复制桑德伯格的成功?关于职业女性在家庭和事业权衡方面,我们又能学到哪些呢?

通过阅读这本《做自己的女王》,我将带领大家一一寻找答案。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和作者,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解读这本书。

第一天,我们聊一聊为什么说家庭是桑德伯格走向成功的源动力。

第二天,我们看一看福布斯耀眼的企业女高管是如何炼成的。

第三天,我们畅谈自信,做自己的女王。

接下来,我们就正式进入学习。首先,来看看家庭是走向成功的源动力。

原生家庭教育为成功打下基础

桑德伯格的智慧是有根可循的,她的成功和原生家庭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桑德伯格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曾是一名教师,后来为了照顾三个小孩,母亲选择辞职,做起了家庭主妇。

这个家庭格外的重视孩子的教育,在他们童年时期,父母就要求他们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这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原因,那就是桑德伯格的家庭来自一个古老的民族,犹太民族。

在犹太民族和家庭背景的影响下,桑德伯格和她的弟弟妹妹们最终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功。桑德伯格的弟弟成为了一名神经科医生,妹妹成为了一名护士,桑德伯格自己也在职业发展上取得了亮眼的成就。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民族和原生家庭在桑德伯格教育方面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先来看犹太民族的烙印对她的影响。

犹太民族的烙印

桑德伯格一路考上哈佛大学、到政府部门工作、回到哈佛读研,再到谷歌、Facebook担任高管,和犹太民族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犹太民族有着无数的清规戒律,还有着动荡的民族历史,但就是这样一个民族,为世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据统计:全美名牌大学教授,犹太人就占了三分之一;而在美国文学、戏剧、音乐等一众名人中,犹太人占了60%;我们所熟悉的“黑天鹅”娜塔莉·波特曼、黑寡妇斯嘉丽·约翰逊等好莱坞明星也都来自犹太民族,更不用说政界、商界、思想界了,犹太民族人数虽少,但其影响力不可小觑。

犹太民族在经历动荡的历史之后仍能发展壮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民族极为重视知识,认为知识是一个人立身之本,传世之宝。就连桑德伯格自己的童年都和别的孩子不一样,餐桌上父母讨论的都是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怎样拯救这个世界之类的话题。

在这洋溢着知识的氛围中,桑德伯格一天天的长大了。而这些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桑德伯格今后的发展。

除了民族留给她的烙印,家庭也给了她锻炼领导力的机会。

在家庭中锻炼领导力

因为桑德伯格是家中长女,自然要起到带头作用,平时她就使唤着弟弟妹妹帮父母做家务。还被人调侃说她是一个爱使唤人的大姐姐。

而桑德伯格自己也是乐在其中,她非常喜欢弟弟妹妹围着自己转,总希望他们能听自己的号令。现在看看,似乎有些专制,但对于小小年纪的桑德伯格来说,她的领导风范已初露端倪。

弟弟妹妹们后来也幽默地说自己和姐姐桑德伯格之间就像员工和领导的关系,要随时听从桑德伯格的指挥和教导,有时她还会试图管大人。从这些我们就可以看出,桑德伯格很有个性和主见,她的能力在原生家庭中就开始得到锻炼,冥冥中预示了她今后叱咤华尔街的意气风发。

从闪婚闪离到嫁给爱情,桑德伯格是如何收获幸福的

犹太民族和原生家庭为桑德伯格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养料,两段婚姻又让她不断地成长。接下来,我们就从婚姻角度,看桑德伯格作为一名女性如何从婚姻中吸取教训,打造幸福家庭的。

桑德伯格经历的第一段婚姻是听从了父母的安排,毕业就结婚,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第一段婚姻:听从父母的安排毕业就结婚,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在原生家庭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桑德伯格毕业后就很快步入了婚姻和家庭,但短短一年后,两人就因为性格原因结束了婚姻,这一段经历让桑德伯格一度意志消沉,萎靡不振。

犹太民族是个古老的民族,父母给予的也是传统的教育,父母经常教育她说,婚姻对一个女人很重要,家庭很重要。这样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桑德伯格,她认定聪明的女人应该在适合结婚的年龄尽早结婚,在“好男人”被抢光之前“先下手为强”。

因此在作为优秀毕业生毕业后,桑德伯格就来到华盛顿,很快结了婚,组建了家庭。

而这段婚姻,仅仅持续了1年。放弃工作回归家庭,对于桑德伯格来说只会是一种折磨。夫妻双方又因为工作和家庭争吵不断,一次次的意见分歧终于让桑德伯格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有多么错误,及时刹车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办法。

25岁的桑德伯格就背上了“离异”的标签,但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她明白了婚姻不是将就的产物,女人也不是到时间了就必须要结婚

正是因为有了第一段婚姻的经历,桑德伯格才有了第二段幸福的婚姻,这段婚姻在幸福中孕育出了幸福之花。

第二段婚姻:爱情中孕育出了幸福之花

经历婚姻的失败之后,桑德伯格就专注于事业了。但生活就是这样妙不可言,在她对婚姻充满信心的时候现实却不尽人意,可当她职场上全力以赴的时候,爱情却悄然而至了。

十年之后,35岁的桑德伯格再次穿上嫁衣,这一次,她嫁给了爱情。

戴夫和桑德伯格一样,也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他还曾在多家科技和音乐公司担任要职,两人的结合,堪称是“门当户对”。

桑德伯格因为戴夫见识到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为她今后在Facebook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发展提供了契机。戴夫就像一个守护神一样,默默地守在桑德伯格身边。面对琐碎的婚姻日常,他们携手共进品尝生活的苦与甜。

婚姻日常:携手共进苦亦甜

真正的家庭生活可不再是花前月下、你侬我侬的小说情节了。柴米油盐、生儿育女这些问题都考验着他们的婚姻。那这对哈佛高材生、事业有成的夫妻是如何应对的呢?

在这个问题上,桑德伯格无疑是幸运的,戴夫是一个不错的丈夫。纵使生活中也会经历许多的分歧与矛盾,但最终二人通过沟通协商,一一克服。

桑德伯格生完第一个孩子后,谷歌公司依然很重用她,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另一边,戴夫的事业也做得不错。但这是两人却一个在北加州,一个在洛杉矶,距离没有影响二人的感情,反倒让他们更珍惜难得的温存时光。

当儿子出生后,这样的奔波次数也变多了。在意识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也至关重要,两人就决定坐下来好好商量如何应对。后来一次次麻烦来临时,夫妻俩都努力协调,共同守护好这个家庭。

生活有苦亦有甜,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反而更了解彼此,更加确定对方就是自己想要携手共生的那个人。

生儿育女,看桑德伯格如何权衡家庭和工作

婚姻生活幸福美满,两个小生命的到来更是为这个家庭增添了许多惊喜。这个时候,桑德伯格在谷歌的事业也正处于关键时期,当有了孩子的喜悦逐渐地被繁忙的工作带来的疲惫所吞噬,桑德伯格又是如何做的呢?

明白男女差异,不勉强自己

作为Facebook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工作效率之高、视野格局之深远,让扎克伯格也赞叹不已。

在她怀孕之后,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可随着肚子越来越大,她也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工作效率大不如前。再三努力依旧徒劳时,她终于明白,男女是有生理差异的,女性不必过分勉强自己。

经历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之后,桑德伯格坦然接受了女性,尤其是孕妇在职场上遇到的生理差异。纵使她极力推崇男女两性平等,也不得不承认男女之间存在着生物意义上的差异。

于是,后期,桑德伯格也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名孕妇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但她会公开宣布休假3个月。桑德伯格承认差异,但不会拿这当借口;她努力工作,却也不会勉强自己拖着沉重的身子去工作。

正视生理差异,给自己弹性空间,不过分勉强自己,往往会让女性在职场上发展更好。

工作家庭两难全,夫妻沟通是关键

刚生完第二个孩子,休完产假,桑德伯格就马不停蹄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但是又放不下对孩子的牵挂,作为一名母亲,她坚持母乳哺养,在上班的时候她就用吸奶器来为孩子储蓄奶水。

忙得两头转的情况下,桑德伯格想一面在职场上做个好的领导者,一面做个好母亲。可即便她做得再好,也不能完全应对为人母的各种挑战。

不论她有多么努力地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因为工作的繁忙,她依旧错过了许多与孩子相处的重要时光。孩子生病,她在出差的路上;孩子家长会,她因为紧急的行程安排而失约。

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工作家庭两难全似乎成了通病,在桑德伯格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她选择和丈夫好好沟通商量,在权衡一番之后,戴夫选择退出雅虎,回归家庭照顾孩子,这才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遇到家庭和工作的权衡问题时,不该总是由女方做出取舍。家庭是夫妻双方的责任,良性沟通,权衡利弊,双方一起为这个家做决定,工作和家庭才能真正维持平衡。

结束语

今天我们聊了桑德伯格的家庭,从原生家庭的教育,到婚姻中的修行,再到育儿方面的磨合,桑德伯格一步步稳定了家庭大后方,为她职场上的成功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下一次我们将继续介绍桑德伯格的传奇人生,讲讲桑德伯格叱咤风云的职场打拼之路。

今日金句

1、婚姻不是将就的产物,女人也不是到时间了就必须要结婚。

2、正视生理差异,给自己弹性空间,不过分勉强自己,往往会让女性在职场上发展更好。

3、家庭是夫妻双方的责任,良性沟通,权衡利弊,双方一起为这个家做决定,工作和家庭才能真正维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