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序网 > 杂谈 > 正文

​正月初十,记得:吃5食、过4日、忌3事,烧2样,龙年万事顺心!

2025-03-08 08:05 来源:网络 点击:89

正月初十,记得:吃5食、过4日、忌3事,烧2样,龙年万事顺心!

时间过的真快呀,明天就是正月初十了,相信很多朋友今天已经回到工作岗位了。不少人觉得正月初十没有年味了,实际上是你不知道这天的年俗。在过去,人们讲究正月十五之前都是年,因为这15天,每一天都被赋予不同的年俗禁忌。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人们思想的进步,这些年俗禁忌或被遗忘,或被淘汰,故而觉得年味越来越淡。那么明天正月初十讲究什么呢?记得:吃5食、过4日、忌3事,烧2样,让你龙年万事顺心!

01

民以食为天,正月初十吃什么呢?过去人们只有过节才能吃点好东西,对于老一辈人来说,这5种食物可是非常珍贵的。

一、吃莜面鱼鱼

莜面是北方特有的一种面食,是由莜麦研磨做成的,正月初十这一天北方各地都会吃莜面。妇女们用手掌将莜面搓成长长的条状,一次性就搓十根面鱼,寓意十全十美。长长的面鱼也象征长长久久。

二、吃馍馍

有的地方也吃馍馍,馍馍是面粉做的,人们将做好的馍馍比作石头,因为正月初十这天也是石头日,这一天吃馍馍是最应景的。馍馍的样子圆圆的,白白的,寓意新的一年圆圆满满。有的地区还会用口红在馍馍中间点上红点,然后摆放在土地公面前,希望土地公可以保佑自己今年庄稼大丰收。也有人会把馍馍掰碎,放到屋子角落,供老鼠吃,以祈祷它们不破坏其他的粮食。

三、吃石头饼

因为正月初十是石头神的节日,故而这天老百姓们会吃石头饼。圆圆的石头饼代表了圆满、团圆。每个地方的石头饼制作方式也不一样,北方多用面粉,南方多用糯米。

四、吃豆腐

豆腐,谐音“多福”、“都福”,寓意家里每个人都能够有福气。在老百姓的眼中,豆腐是很吉祥的食物,因此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准备点豆腐。俗语说,腊月二十五磨豆腐,过去人们一准备豆腐,就是几十斤的做,可见豆腐在老百姓心中的重要性。

五、吃玉米粥

正月初十吃玉米,也有金玉满堂的寓意。过去人们一年到头都吃不到玉米,大部分都是将玉米渣收拢起来吃。因为玉米渣很硬,所以人们就把它煮成粥。老百姓将玉米渣比作石头,寓意点石成金。初十这天吃点玉米,对身体也有好处,玉米是常见的粗粮,有解油腻的功效,过年吃了不少油腻的食物,这时候多吃点玉米,对肠胃也好。

02

正月初十也有其他的称呼,根据不同的讲究,人们给它起了四个名字。

一、“地日”

根据神化故事所说,初七人日,初八谷日,初九天日,初十地日。在传统文化中,地日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人们认为这一天是大地焕发生机的一天,所以老百姓把正月初十定位地日。过去老百姓们主要是依靠天、地吃饭,为了祈祷大地在这一年可以结出大量的粮食,人们给它过个生日,以表示对大地之母的敬畏。

二、“石头日”

正月初十还是“石头日”,据说这一天是石神的生日。也有人说,“十”的谐音是“石”,所以这天被定为石头日。不过小编不这么认为,如果仅仅依靠谐音就定一个节日,也太潦草了。

石头日的来历,还得从石头的实际作用说起。过去人们盖房子没有砖头,只能用石头,所以石头是大家赖以生活的家园。再看老百姓们用的工具,磨盘、装东西的器皿,基本上都是石头做的。老百姓为了表达对石头的感谢,于是就认命了一位石头神。在初十这天,人们祭拜石头神,祈祷它可以保佑全家平安。

三、“果日”

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七人八谷九菜十果”。女娲娘娘用补天剩下的彩泥创造了大地万物,在第七天的时候创造了人类,可是人吃什么呢?于是女娲娘娘又在接下来的几天分别创造了谷子、蔬菜和水果,让人们有吃的东西。

正月初十是果日,这一天大家一定要吃点水果,尤其是寓意吉祥的水果,比如代表金钱的金桔,代表平安的苹果等。老人们还讲究,这一天即便是坏掉的水果也不能扔,以示对果日的尊敬。

四、“老鼠嫁女日”

过去老百姓们住在平房,老鼠们常常来家里光顾,人们囤积的粮食就会被老鼠吃掉。老百姓为了不让老鼠祸害粮食,给它定了一个“嫁女日”。老鼠的繁衍能力非常强,在老鼠成亲这天,人们都盼着母老鼠嫁出去,这样家里的老鼠就会越来越少,粮食也就安全了。

在这一天,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惯。有的地方会准备花生等坚果,放在角落里,让老鼠吃,意思告诉它们吃完赶紧走。老人们常说,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因此有的地方会早点关灯休息,以免耽误老鼠成亲的吉时。有趣的是,由于各个地方民俗不同,有的地方晚上不讲究熄灯,他们会在房屋的角落摆放蜡烛,给老鼠照亮道路。不论哪一种做法,都是为了成全老鼠嫁女。

03

老一辈人讲究过节期间不能做一些事情,而正月初十是非常重要的日子,故而这一天有很多禁忌需要遵守,老百姓们根据自己的心愿和期盼,在这一天定下了不能做3件事。

一、忌用石器等

过去,人们在初十这天,最忌讳碰石头,像石磨、石碾等,都是不可以使用的。为了防止人们误碰,有的人在除夕这天为它们贴上红纸,一直过了初十才能取下来红纸,意思是初十给石器解封。如果这一天不小心碰了石头,还得赶紧道歉,生怕石头神会责怪自己。

二、忌动土

地日这天,老百姓为了表示对大地的敬畏,约定当天不可以动土,如果有农活,这一天也得暂停。人们在这一天会祭拜土地神,以祈祷土地神的庇佑。根据民间的说法,正月是一年最重要的月份,老话说万事开头难,因此在一年开头动土,恐怕会发生很多困难的事情,所以人们约定正月不动土,自然初十这天也不可以动土。

按照风水说法,土也是财的一种,如果动土,就得把一部分土弄出家门,有财运外泄的意思,故而对家里的财运产生不好的影响。也有人说,动土期间会产生不少废品,这些废品如果不能及时丢掉,会给家里带来霉运,所以为了避免出现不好的事情,人们干脆整个正月都不动土。

三、忌打老鼠

在农村地区,正月初十是老鼠嫁女的日子,这一天不可以打老鼠。还记得小时候去农村奶奶家,经常能看到老鼠在角落里窜来窜去,非常吓人。这些老鼠常常偷吃奶奶的粮食,为此奶奶还养了两只小猫咪。不过到了正月初十这天,奶奶也会把小猫藏起来,当时不太明白奶奶为什么这么做,长大了才知道,奶奶为的就是不打扰老鼠嫁女。

04

民间关于初十烤火的说法,非常多,据说烤火是外族传来的习俗。外族常年生活在荒凉的地方,每到夜晚气温非常低,人们为了取暖,也为了驱赶野外的怪兽,于是点燃火堆。那时候一个部落的人都会围在火堆旁边,高兴的时候,还会手拉着手跳舞。这种欢乐的行为也传至中原,百姓们觉得这样的仪式非常有趣,而且也烘托了过年热闹的气氛,因此烤火一直延续至今。

正月初十这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点燃火堆,那时候长辈们还会让家里的小孩子去别人家烤烤火,也叫做烤百火,寓意这一年都不生病。那么人们烧的东西都有什么呢?主要是这两样。

一、烧柏木

过去,人们会在初十这天举行烧火仪式,白天,人们会一起出去捡柏木,等到了傍晚,人们把收集到的木头堆在一起点燃。一家人围坐在火堆旁边,聊聊天,老人们也会给孩子讲古老的神话故事。人们之所以会选择烧柏木,是因为柏木有驱邪的寓意。烧火结果后,如果有剩余的柏木,人们会请木匠把它雕刻成锁子,让小孩子戴上,保佑子孙长命百岁,不受邪祟侵扰。

二、烧旧衣服

过去人们的衣服穿了又穿,缝了又缝,大人穿不了的,改一改再继续给孩子们穿,孩子们实在穿不了才会扔掉。于是正月初十这天,那些没办法穿的旧衣服就被拿来烧掉,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烧掉旧衣服,也寓意辞旧迎新。

现在很多传统年俗都已经不做了,但是老一辈人还是会跟年轻人讲这些习俗,尽管这些习俗没有科学依据,但它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学习并铭记这些习俗,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