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序网 > 杂谈 > 正文

​迎泽区介绍

2024-10-26 12:49 来源:网络 点击:

迎泽区介绍


迎泽区是山西省太原市市辖区,国务院1997年批准成立的城乡一体化城区,是太原市的中心城区及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传媒、通信和金融中心,宋建太原古城的主要所在地,名称源于明朝扩建后古城城门之一的迎泽门,俗称大南门。

迎泽区地处太原市汾河之东、城区中部,南连小店区,北接杏花岭区,东与晋中市榆次区、寿阳县相邻,西隔汾河与万柏林区相望。全区下辖6个街道、1个镇,共89个社区、22个行政村,总面积104.57平方公里。

2010年迎泽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3226253万元,第一产业完成3983万元,第二产业完成496789万元,第三产业完成2725481万元。

建制沿革

迎泽区明洪武九年太原城扩建时所建。

民国十六年(1927年)太原设市之前,南城地区分属阳曲县、太原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太原以城池为界,划为内八区、外八区,区境为内一、二、三、八区及外一区、外二区管辖地。

1949年5月27日,将原16个区(内、外八区)合并为8个区,南城区境属第一、二、五、六区。

1954年6月4日,太原市各城区以地区方位命名,遂将第一区命名为太原市南城区,辖13个行政街,区政府驻活牛市12号(今解放路中段东侧23号楼址处)。

1956年,区政府改称区人民委员会。

1958年,将郊区的狄村街道辖地划归南城区管辖。同年11月12日区机关迁至柳巷南路19号。

1960年6月20日,撤销南城区人民委员会,改置柳巷、双塔两个城市人民公社。

1961年5月18日,撤销城市人民公社,恢复南城区人民委员会建置。

1969年9月7日,成立南城区革命委员会,同时南城区人民委员会停止行使职权。

1980年9月1日,经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南城区人民政府,终止南城区革命委员会职权。

1994年12月,区政府迁至棉花巷15号。

1996年,辖柳巷、文庙、庙前、迎泽、桥东、双塔、坞城、北营、老军营9个街道,334个社区。

1997年5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太原市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设立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迎泽区辖原南城区的迎泽、桥东、文庙、柳巷、老军营、庙前6个街道,原南郊区的孟家井、郝庄(不含狄村)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棉花巷。

历史文化

添仓节

添仓节又称"天仓节",其时在农历正月二十日和二十五日,是农历正月中的最后一个节日。

寒食节

寒食节的时间在冬至后百五日(亦有百六日之说),即清明前两天。至今,太原南郊区群众仍有称寒食为"一百五"者。民间传说,这一天为"龙忌"之日,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传说晋文公重耳在这一天焚烧绵山,烧死功臣介子推,追悔莫迭才下令禁火的。"焚火绵山"的故事在太原地区流传很广。其实,寒食的起源并非始于介子推,而是始于周代的禁火制度。

寒衣节

寒衣节为农历十月初一,亦称"送寒衣",意谓为死去的亲属亡灵送冬天衣物的日子。至时家人用五色纸(常用黄、蓝、绿、白、青)剪成象征性的衣服,中间夹絮棉花,意指供亡者冬季穿用。

民间艺术

武社火

武社火的表演者,身着紧身的民族武装,或黑,或青,或蓝。头上有的戴传统英雄帽,有的以青、红、白、黑等色布缎罩头,伴随着鼓点,手持刀、枪、剑、棍等十八般兵器,或个人献艺,或二人对打,或三者打一,或若干人围打一人。

铁棍背棍

背棍亦称"背阁",铁棍亦称"抬阁",是太原流行的社火娱乐形式。

高跷

高跷俗称"拐子",由结实木棍上安装踏板,表演时脚踩踏板,用布带绑在小腿上,,故也称"踩高跷"。高跷高度不一,小高跷4尺~5尺,大高跷7尺~8尺。

著名人物

狄仁杰(公元630年--公元700年),唐代著名宰相,字怀英,太原狄村人,曾以明经举,任并州都督府曹,转大理丞,历任宁州、豫州刺史。武则天执政时,任地方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常遇春(公元1330年-1369年),明代著名将领。字伯仁,回族,濠州怀远(今属安徽怀远)人。世代务农,家境寒苦,自幼习武,二十岁左右已经"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天,追随朱元璋征战十四年,与朱元璋的开拓和统一事业相始终。后来朱元璋在总结开国之功时曾说:"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

傅山(公元1607年--1684年),山西太原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书画家、篆刻家、医学家,被称为"清初六大师",同时代人评价他"学究天人,道兼仙释","博极群书,时称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