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序网 > 杂谈 > 正文

​父子司令员-李绍珠 作者:梅梓祥

2023-12-02 11:17 来源:网络 点击:

父子司令员-李绍珠 作者:梅梓祥

父子司令员——李绍珠

在铁道兵战友和中国铁建系统,有一段“佳话”,还不为更多的人所知,这就是老红军、铁道兵五师师长、铁道兵西南指挥部副司令员李绍珠与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司令员李尚福是一对父子。

有些传奇的是:父亲李绍珠率铁道兵参建成昆铁路、修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铁路专用线,铁路为卫星城发展提供运输保障。儿子李尚福在铁道兵军营、工地(包括成昆铁路)长大,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长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曾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司令员,现任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部长,中将军衔。十九大中央委员。是优秀的“铁二代”,对铁道兵“一往情深”。

父以子贵,将门虎子,龙生龙、凤生凤……这些广为流传的俗语,讲的是父与子之间的内在联系。父辈的身体、性格、品德等“基因”,自然会遗传给子女;子女的出色、成功,也让父母为之荣耀。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这对“父子司令员”。

革命前辈李绍珠为人低调,不事张扬,埋头工作,铁道兵史料中他的记载很少。

百度简介——

李绍珠(1911.12——1995.04),江西兴国县人。1932年2月参加红军,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同年12月入党。先后参加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先后率部参加大西南剿匪平叛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组织指挥铁道兵第五师建设鹰厦、贵昆、成昆和襄渝铁路,参加组建铁道兵西南指挥部,为新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铁路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957年8月荣获三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1988年8月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革命生涯: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军第二纵队战士,步兵连长、炮兵连连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连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西北野战军营长、晋绥军区独立第10旅第30团副团长。新中国成立初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团团长,并于1950年2月率部参加川西金堂剿匪平叛战役。

1957年,李绍珠(前排右一)率铁道兵五师修建福建外福铁路。

铁道兵岁月:

1952年9月,任铁道工程第5师(李绍珠所在的原晋绥军区独立第10旅)参谋长。

1953年1月,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4年3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载誉回国,历任铁道兵第5师(原铁道工程第5师整编)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先后率部在黑龙江省建设汤林铁路支线,赴东南沿海抢建黎湛、鹰厦铁路,参加外福、廉茂铁路施工,修建贵昆、成昆、襄渝铁路。

1965年5月,完成贵昆铁路修建任务,率领铁道兵第5师各团团长及参谋人员从云南宣威奔赴四川攀西,实地踏勘成昆铁路线路,安排兵力部署。

1966年春,率领铁道兵第5师驻防四川省渡口市(今攀枝花市),执行成昆铁路修建任务。

1969年6月,参加组建铁道兵西南指挥部。

1969年8月,就任铁道兵西南指挥部副司令员。

1995年4月21日在成都逝世,享年84岁。

战友回忆

曾担任铁道兵五师师长,兼四川省渡口市市委第一书记,参加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铁道兵第二指挥部副司令员,铁路建设功臣顾秀在回忆录《历程回望》中回忆李绍珠:

铁五师在1965年完成贵昆铁路等任务后,奉命调到成昆线和渡口支线的命令。当年5月,老红军师长李绍珠率各团团长及参谋人员从云南宣威到攀西查看五师管段的任务,从德昌到三堆子,再从倮果到格里坪。由于当时炳谷到三堆子没有公路,他们在设计的同志陪同下,拿上图纸,徒步跋山涉水,攀悬崖,跨河流,过深涧,越绝壁,详细踏勘了线路走向,重点桥隧,工程数量;他们马不停蹄地冒着40℃的高温,头顶烈日,从倮果走到格里坪,实地调查民情社情,气候情况,交通条件,当地资源等,摸清了情况,部署了兵力。

李绍珠率领的铁道兵五师在成昆铁路开掘隧道

铁五师在渡口的8年中,先后承担和完成了“两线”、“三片”、“一厂”的铁路工程,参加了朱家包包万吨大爆破施工、完成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铁路专用线建设任务。

“两线”就是成昆线的米(易)三(堆子)段和渡口支线的全部工程,以及承担了渡口支线和成昆铁路从礼州至金江车站的辅轨架桥任务。

“三片”主要有:第一片是河门口、格里坪地区的6条厂矿专用线;第二片是弄弄坪地区的8条专用线,是连接攀钢各厂之间往返运输,以及为支线联接的运输动脉,如103编组站、翻车机、红旗站、煤水站、料泥田仓库区,机车库等专用铁路。以上“三片”铁路全长90.5KM。“一厂”是攀钢年产6.5万吨的耐火材料厂。主要工程有土石方、涵洞,以及房屋、立窑、砖窑等项工程,用去80多万工夫。

李绍珠领导的铁道兵五师修建的西昌卫星铁路专用线

修建我国西昌航天卫星发射基地铁路专用线的22团,于1972年4月12日接到修建“长征专用线”的命令后,即从桐子林调防至漫水湾。面对航天铁路工程技术要求高、人烟稀少、工期紧等困难,他们认真管理,精心施工,多快好省地完成了任务。长征专用线,要从成昆线的漫水湾车站出岔,南跨安宁河,向深山老林延伸,铺至发射架和仓库内(当时还无任何建筑)。在修安宁河长达500米的铁路大桥时,主跨160多米,其桁梁全用高强度螺栓和电焊连接组成,其架设和焊接精度要求相当高,误差不能超过0.2毫米。他们虚心向技术人员学习、请来师傅带徒,地面精练苦学,达到标准才能上桥。经过艰苦努力,精心操作,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向国家航天局交出了一条质量优良的长征铁路专用线。

以上,是老前辈李绍珠的个人经历,以及他率领铁道兵部队吃苦耐劳、战天斗地,为祖国铁路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关于李绍珠,我专门采访了铁道兵“活字典”、原新华社驻铁道兵记者、曾在铁道兵五师工作的陈远谋老先生。

很巧合的是,陈老先生1950年参军时,就在李绍珠所在的第七军第十九师从事宣传工作,对李绍珠及其家人记忆犹新。据陈老先生介绍,李绍珠面相酷似大将粟裕,为人忠厚老实,寡言少语,身先士卒,埋头苦干。早在第七军时,陈老先生就写过李绍珠的新闻报道《李团长学文化》,刊登在1951年7月的《国防战士》报(七军举办)。现全文转载如下——

李团长学文化

十九师五十七团团长李绍珠同志,小时家里很穷,没有读过书,二十一岁时(一九三二年)参加了红军。在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十八年里,他一直注意抓紧工作和战斗空隙来学习,现在已能看一般文件和报纸。他常说:“时代是前进的,将来建设国防军,要科学化,自己是老粗,不学习,凭老经验,就掌掌握不了技术,指挥不了部队,就不能为党为国家多做工作。”

部队在××,李团长就买了毛笔,利用废纸学写生字,边认边讲,每天晚上,都要写完几十甚至几百字才睡觉。剿匪中,还学写剿匪日记和简单总结。

团里发的报纸和文件,他都要仔细地读,特别喜欢人民军队和部队通讯,每一张报读完了,就拿起毛笔在纸上写“李绍珠阅过”五个大字。当他读文件和报纸时候,读到与自己思想有联系的地方,就作笔记。这样他学了生字,又练习了作文。在甘谷,经同志的介绍,他买了本《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详细地阅读,并联系实际检讨,使自己看问题的方法提高了一步。他说:“我自己许多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书里都说清楚了。”还订了一份《学习》杂志。最近整风中,亲自写了两次发言提纲,对过去的工作检讨得很好。

现在,他计划在冬训中,更加努力学习,将师政对干部学习的要求标准,提高自已理论文化水平。

(十九师政治部)

图片说明:

1、第一张图片来自网络

2、其余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铁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