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序网 > 杂谈 > 正文

​明知道河豚有致命毒素,为什么人类还要拼死吃?

2024-09-01 10:01 来源:网络 点击:

明知道河豚有致命毒素,为什么人类还要拼死吃?

文|伊木科学

作为“长江三鲜”之一的河豚,受到了我国广大吃货的欢迎。然而,这些肉质鲜美、总是气鼓鼓的生物,不仅有着秒杀一切的咬合力,身上还藏有剧毒。

河豚的咬合力

河豚是总称,大约有200多个品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其中我国主要有40多种。提到河豚,很多人率先想起的就是它们膨胀成一个球的模样。

河豚体型长、圆,头部比较方和扁,腹部为黄白色,全身光滑没有鳞片,外表看上去呆萌无害。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们会吸入水和空气,让腹部变成一个“大气球”,用于威吓、防御。因为这个特征,河豚显得更加可爱,还多了“气泡鱼”“气鼓鱼”的称号。

别看河豚外表萌萌哒,它可不是好惹的角色。河豚的牙齿非常锋利,上下各有2颗,跟人类的牙齿长得很像,但是咬合力要强很多,像是锋利的刀片。

曾经有网友将压扁的易拉罐放到河豚嘴边,只见河豚嘴巴一闭一张,易拉罐就被咬出了一个缺口,当事鱼看上去一点也不费力。

河豚的咬合力还给爱好钓鱼的人士带来了烦恼,因为他们的鱼线、鱼钩经常被咬断。一位经验丰富的钓友称,自己某次垂钓时,一收杆线就断了。

刚开始,这位钓友以为是螃蟹捣乱,后来才知道罪魁祸首是河豚。这些个头不大的气泡鱼,能够轻松咬断鱼线,也能把鱼钩咬扁、咬断

不过对于人类来说,河豚最危险的并不是咬合力,而是它身上的河豚毒素。

河豚毒素有多强?

河豚一旦处理不当或者过多食用,就会给人带来中毒的危险,甚至危及性命。在日本,几乎每年都有人因为河豚毒素而死。

据了解,河豚毒素是神经毒素,可作用于神经细胞。中毒后,人们会出现肌肉麻痹、呕吐、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的话将面临呼吸中枢麻痹,进而导致死亡。

人在中毒后,3小时内就会出现症状;而在因河豚毒素而死亡的人里,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没挺过4小时。

不过,河豚不同部位所含的毒素强度是不一样的,有弱、强、剧三个等级。其中,肝脏以及雌鱼的生殖器官属于剧毒;肾和眼部属于强毒;血液属于弱毒。

河豚毒素是自然界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物质之一,更重要的是,腌制、加热等家常烹饪手段,并不能减弱它的威力,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正确处理而中招的。

河豚毒素令人不寒而栗,但同时也是无价之宝。它在止痛方面效果拔群,仅用极小的剂量就能达到效果,可制成强镇痛剂。

此外,河豚毒素还可以用来治疗哮喘、百日咳、胃痉挛等疾病,疗效显著。

据说在国际上,河豚毒素的售价已经达到了每克5万多美元,比黄金还珍贵。

人们通常是对剧毒的生物避之不及的,可面对危险的河豚,却有无数吃货前赴后继,这是为什么呢?

河豚咬合力强、含剧毒,为何吃货还要拼死吃?

在亚洲,中国、韩国、日本的人们都喜欢吃河豚。在日本,居民可以说“嗜鱼如命”,哪怕含有剧烈毒性也无法阻挡他们对河豚的追逐。

日本分布着数十种河豚,有些河豚品种被禁止食用,同时政府也一直在呼吁“非专业人士不要处理河豚”,但总有民众不听劝。

在1996年后的10年里,日本发生的河豚中毒事件超过300例,其中31人死亡。死伤发生的原因,大多是无资质人士处理河豚。

在我们中国,吃货对美味的渴望有过之而无不及。

生活在“舌尖上的国家”,中国吃货实力强悍,有无数种烹调美食的方法,甚至将外来入侵物种端上餐桌。

而在食用河豚这方面,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举个例子,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是个妥妥的吃货,他也嘴馋河豚的美味。

在给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题诗时,他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他在自己创作的诗作中,也记录了吃河豚的经历。

我国古代有“不食河豚,焉知鱼味”的说法,而在今天,人们对于河豚也是多有青睐。不过在90年代,我国颁布了饱受争议的河豚“禁食令”,到2016年才部分解禁。

河豚是长江三鲜之一,人民群众对它自然难以割舍。根据2020年相关分析,河豚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60万人,总产值约30亿元,河豚餐饮门店数量在3年间增加了近2000家。

人们之所以拼死吃河豚,主要还是为了美味,并且在食用河豚前,会将其进行专业、严格的加工,最大程度上保证无毒。

同时,人工养殖的河豚,毒素含量比野生河豚低很多。

食用建议

不知你是否品尝过河豚的美味?在享用河豚美食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处理河豚的工序复杂严格,最好交由专业人员来进行。其次,国家虽然解开了禁食令,但解禁的只有可食用的人工养殖河豚,不包含野生河豚。

最后,准备河豚料理时,必须选择鲜活的鱼,因为河豚如果死亡时间过长,内脏会开始融化,毒素随之蔓延到鱼肉中,食用很可能导致中毒。

美味固然好,平安价更高。为了生命安全,不管是吃河豚还是吃其他食物,都应该保障无毒、卫生。在食用河豚之后如果出现不适情况,请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治疗。

————————————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